English

为科举正名

2000-04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谢本书 我有话说

近读毛佩琦教授主编、近30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的《中国状元大典》(以下简称《大典》,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)一书,既为其庞大的篇幅,更为其大胆的探索所震撼,不禁拍案叫绝。

年轻时读吴敬梓的讽刺小说《儒林外史》,自然使人们联想到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种种弊端。

读了《大典》,深受启发,原来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不一般,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不可小视,甚至直到今天,仍有值得借鉴之处;而科举文化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一定意义上,《大典》是在为状元歌唱,为科举正名!

《大典》是直到目前为止研究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资料搜集最全面、系统的著作。

编撰者们较为冷静、客观地对在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状元及其赖以存在的科举制度,进行评价。主编指出,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,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,一是它为有条件读书的人提供了一个晋身的机会,只要参加考试,都可能凭借自己的学识得到成功。二是它鼓励竞争,提供进取,这种竞争是在尽可能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。科举考试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舞弊,但它精心地制定了一套严密的防止舞弊的措施。……它鼓励勤奋,激发了全社会的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。事实上,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作用。

《大典》还将科举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和阐述。

状元及其赖以存在的科举制度,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,对政治、文化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大的作用。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,不仅规范和束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行为方式,也规范和束缚了封建王朝的政府行为和官吏的选拔行为方式。这种官吏(主要是文官)的选拔,既不依赖于血缘关系,也不依赖于长官推荐,而是依赖于一定格式的考试制度,也是一种竞争制度(机制)。其结果,不仅对知识分子,也对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、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,成为社会的重要文化内涵。

这种文化现象对欧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。《大典》指出,当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和野蛮向启蒙时代迈进时,他们发现了中国这个“绿色的天堂”。欧洲人正是从中国科举制度那里找到了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模式。

科举制度的弊端,特别是后来的腐败,是与封建制度的腐朽、没落相联系的。这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加以考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